咨询热线:13080701712
返回
企业动态
遥控器修改压感电频长度的原理
在电子地磅系统中,地磅遥控器的部分功能涉及对压感电频长度的修改,这背后蕴含着特定的技术原理与操作方式。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明晰地磅遥控器在干扰称重数据方面的运作机制。
地磅工作基础:压感电频产生机制
地磅的核心部件之一是称重传感器,常见为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当车辆或物体置于地磅秤体上,重力通过秤体传递给传感器,使其弹性体产生形变。这种形变导致粘贴在弹性体上的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值发生改变。基于惠斯通电桥原理,电阻值的变化会转化为电信号输出,该电信号的电压或电流大小与所承受的重量成比例关系。此时产生的电信号,其频率和电压等参数可视为压感电频的初始状态,它承载着物体重量的原始信息,是地磅准确称重的基础信号。例如
,一辆 5 重的货车上磅,传感器会根据其重量产生相应的压感电频,通过后续电路传输和处理,最终在地磅显示仪表上呈现出 5 吨的重量数值。
地磅遥控器修改压感电频长度的原理
地磅遥控器要实现对压感电频长度的修改,主要通过干扰信号传输过程来达成。遥控器通常由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发射器端,用户输入想要修改的指令,比如增加或减少一定重量对应的电频变化量。发射器将这些指令编码为特定频率和波形的无线信号发射出去。接收器安装在地磅传感器与数据处理电路之间的信号传输线路附近,当接收到发射器发出的信号后,会对正常的压感电频信号进行干扰。
从技术角度看,它可以通过发射与压感电频同频但相位或幅度不同的信号,叠加在正常信号上。例如,若正常压感电频信号是一个正弦波,遥控器发出的干扰信号可以是同频率但幅度更大的正弦波,两者叠加后,改变了原始信号的波形和电频长度。根据信号叠加原理,叠加后的信号再传输到后续的信号放大器、模数转换器以及数据处理单元时,处理单元会将这个被干扰后的信号误认为是正常的压感电频信号进行处理,从而导致最终显示的重量数据被错误修改。比如原本代表 5 吨重量的压感电频,经过遥控器干扰修改后,传输到显示仪表的信号可能被处理成了 6 吨对应的电频特征,造成称重数据偏差。
操作步骤及实际影响
在实际操作中,不法分子使用地磅遥控器修改压感电频长度一般有以下步骤。首先,将地磅遥控器的接收器隐蔽安装在地磅信号传输线路附近,确保能有效接收遥控器发射的信号并干扰正常电频。然后,在需要修改称重数据时,通过遥控器的按键输入期望的重量修改值,如增加 1 吨或减少 500 千克等。按下发射按钮后,发射器发出相应编码信号,接收器接收到信号并按照预设程序对压感电频进行干扰修改。
这种行为会带来严重后果。在商业贸易领域,比如货物买卖、物流运输结算中,错误的称重数据会导致交易不公平。卖家可能因数据被非法增加而多支付货款,买家则可能因数据被减少而少收货物,损害双方利益。在工业生产中,不准确的称重可能影响生产流程控制,如在配料环节,错误的重量数据可能导致产品质量出现问题。
需要着重强调的是,使用地磅遥控器非法修改压感电频长度,篡改称重数据的行为严重违反法律法规和商业道德准则。地磅作为重要的计量设备,其称重数据的准确性对于保障公平交易、维护市场秩序至关重要。相关部门一直在严厉打击此类作弊行为,通过加强监管、完善技术检测手段等措施,确保地磅称重系统的公正、可靠运行 。